身為一名合格的木材人,必然是要懂得一些專業術語的,今天,我們就來了解一些“木材人”的那些話……
P1
氣干密度 木材完全干透之后的體積重量關系因樹種而有所差別,一般是指木材含水量在10%-14%之間,取中間值即木材含水量12%作為木材干透的標準,即是“氣干”的含義。所謂氣干密度,就是指木材含水量在12%時,1立方厘米木材的重量為多少克。 若這個數值為1,就跟水的比重相同,木材基本上會沉于水;若這個數值小于1,木材就不會沉水;若這個數值大于1,木材就會迅速沉水。平時所說“沉水料”這個概念,就是指木材的氣干密度大于或等于1。 氣干密度不僅是衡量木材比重的基本指標,也是衡量材質的一個重要指標。大多數情況下,木材(芯材)的氣干密度接近1或大于1的,都是優質深色名貴木材。 P2 X森業務 木性是指木材在自然干化過程中或做成家具之后的變形率,因此木性越小,材質越好。但木材的規律是:材質越硬越好,但往往材質越硬木性就越大。比如非洲的高級烏木,材質很好,木材硬度幾乎為所有硬木之最,但正所謂“剛則易折”,這種烏木的木性也就特別大,要對這種木材進行人工定型化處理,幾乎一整年的時間還不夠;如果任其自然干化,十年都難干透。所以要平衡兩者之間的關系。
P3
材質 木材材質的優劣,包含多個因素。觀察的方法和角度不同,檢驗的方面各異。一般來說,考察材質優劣應該從木材的含油性(越高越好)、木材結構的細膩程度(越細越好)、木材的氣干密度(越大越好)、木性大小、材色(木材)、板面顏色(越光亮越好)、材徑(木材直徑或木板寬度,越大越好)等方面考慮。 P4 原木 即純實木,指未經再次加工的天然實木材料,不使用任何人造板的木材。原木定制家居產品所有木制品部位都必須以鋸材【由原木鋸制而成的成品材或半成品材(集成材等)】加工制作而成。純實木的木紋、木射線(如有通常表現為“針”清晰可見,或多或少都應有一些自然瑕疵(木節、木斑等、黑線等)釋一塊實木,不論是木板坯是木條,其兩個交界面木紋應能明顯看出縱切面與橫截面的自然銜接。 P5 實木 由鋸材和膠合板【以木材為原料通過膠合壓制成的柱型材和各種板材(多層板、密度板、灰芯板、刨花板等)的總成做成的用于定制家居的木材?!?/span> P6 人造板 以木材或其他非木材植物作為原料,加工成單板、刨花或纖維等形狀各異的組元材料,經施加(或不加)膠黏劑和其他添加劑,重新組合制成的板材。 P7 木皮 木紋、木射線清晰。同樣應有自然瑕疵。因木皮有一定的厚度(0.5 mm左右)制作家具時遇到兩個相臨交界面,通常都不轉彎,而是各貼一塊,因此兩個交界面的木紋通常不應銜接。貼皮家具,從外觀上看是實木家具,木材的自然紋理、手感及色澤都和實木家具一模一樣,但實際上是實木和人造板混用的家具,即側板,頂、底、擱板等部件用薄木貼面的刨花板或中密度板纖維板,門和抽屜則采用實木。 P8 貼紙 木紋、木射線清晰可見,即使是進口高級紙,連木材瑕疵也可仿造,但與天然木皮還是有所區別,顯得較假。貼紙家具在邊角處容易露出破綻。另外木紋紙因厚度很小(0.08 mm )兩個平面交界處會直接包過去,造成兩個界面的木紋是相接的通常都是縱切面)。 P9 弦切面 弦切,為觀察木材而對木材進行切削的一種方法,一般相對于樹干垂直角度45度下鋸,然后對切面刨光。弦切面最便于觀察木紋效果和材質結構。 P10 橫切面 橫切,也是一種為觀察木材而對木材進行切削的方法,是相對于樹干垂直角度90度下鋸,然后對切面刨光。橫切面便于觀察木材的生長年輪、材質結構緊密度、結晶體、油性等。 P11 縱切面 縱切又稱徑切,是為觀察木材而對木材進行切削的三種主要方法之一,相對于樹干平行下鋸,然后對切面刨光。硬木的縱切,必須針對芯材進行。縱切面便于觀察木材的木紋、材色、材質細膩程度等。 一個板材品牌能夠在行業中市場中屹立不倒,并且能夠注重品牌形象的提升,那么在產品質量上肯定是無可厚非的。消費者愿意為品牌買單,自然而然品牌有著其打動消費者的核心競爭力。